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七月书城 >> 回到南明当王爷 >> 第134章 北方局势【一更(3k)】

第134章 北方局势【一更(3k)】 2/2

“此乃朕为国家大计所做的决定,不干你父子二人的事,朕并非让你父子二人弃地。贼势甚急,卿有何破敌良略?”

吴襄父子的关宁军是崇祯最后能征调入京的强军,崇祯不想放弃,主动承担了责任,希望吴襄父子以及关宁军能入京包围京师城,以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闯贼既据有秦晋,未必会来犯京师,即使来了不过是先行的哨骑前来试探而已,小股闯贼不足为惧。若闯贼大军敢来送死,臣父子二人必将李自成那厮生擒献给皇上!”

吴襄信口开河地吹起牛皮,让崇祯不要担心闯贼,闯贼不足为惧。

吴襄不是不清楚李自成现在的实力,李自成能灭了孙传庭的秦军,收服三边,取秦晋之地如探囊取物。他吴襄父子何德何能,能这么轻松地解决李自成的起义军,还活捉李自成。

之所以在崇祯面前信口开河,吴襄是不想让关宁军入京,吴氏乃辽东将门世家,根基都在辽东,为什么要来京师涉险。

崇祯被吴襄的这席话逗的又气又笑,几年前要是有人和他说这话他就信了,现在李自成陕西陕西河南都拿下了,都跑到北直隶来了,你吴襄还和说不足为惧?闯贼不敢打京师城?

“闯贼现今拥众百万,吴卿为何说得如何轻而易举?”崇祯气极反笑道。

吴襄继续信口开河道:“此乃闯贼虚张声势耳,贼言百万,能战之兵不过数万耳。今贼屡胜而骄,原因在于闯贼未逢大敌,朱仙镇一役,左帅可谓贼之大敌,而败在我军多贼之眼线降敌。

郏县之战,孙督师亦是闯贼大敌,而败在孙督师之兵皆为秦人,无意戍守河南异乡之地。

若是臣父子二人出战早就平了李自成这厮!”

崇祯白了一眼吴襄,一针见血地问道:“吴爱卿父子二人有多少兵马?”

吴襄一个激灵,意识到不能再继续和崇祯吹牛皮了,再吹下去,把他们父子二人吹的神乎其神,崇祯非要调他们父子二人率兵入京不可。

“臣有兵三万。”吴襄终于说了一句实话。

“籍册上关宁军可有八万!这么些年来,朕都是按照八万人的兵额给你们发饷的!未曾短缺,缘何只有这个三万兵?”崇祯怒道,他也不奢望关宁军有八万满编,有个五万他就知足了,没想到五万都没有只有三万。

“臣最该万死,因为臣养的是精兵,只有几个士兵的粮饷合起来才能养一精兵,这是各边的通病,并非始于臣父子二人。”吴襄叩头道。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崇祯也不想深究,崇祯让吴襄起来,继续问道,“既是精兵,那此三万人想必都是骁勇善战之兵。”

吴襄心知崇祯已经有心要调关宁军入京,说道:“如果这三万精兵皆是悍勇无畏之士,成功何待今日?臣父子二人能用之兵不过三千人耳!”

三千人?

从八万变成三万,又从三千变成三千,崇祯实在忍无可忍,厉声质问吴襄道:“三千人何以抵挡闯贼的百万之众!”

吴襄诡辩道:“这三千人并非寻常士兵,臣父子二人只吃粗粮,穿粗布衣裳,只为省下细酒肥羊,绫罗绸缎以供养这三千士卒,因此这些士卒皆是悍勇无畏之死士!”

此时崇祯已经是郁闷至极,南阳王给他送了十万两银子,加上之前沈廷扬上的防疫疏,京营的瘟疫情况有了一点点好转的苗头,不过能战的京营士兵还是不多。

三千就三千吧,至少是三千精兵,总比没有好。

“若是调这些死士入京需饷银多少?”崇祯问道。

吴襄想都没想,狮子大开口道:“需饷百万!”

崇祯被吴襄报出的饷银给惊住:“即使以八万人计,也无需如此之多的饷银!”

南阳王承诺开台成功之后每年输白银百万两以资国用,这在崇祯眼里已经是一笔巨款了,合着这百万两白银只能养得起你吴襄父子的三千关宁军家丁?这养的不是凡间的兵,是仙界的天兵天将。

吴襄和崇祯非常认真地算了一笔账,说一百万还是少的了,这三千人在辽东有价值几百万两的庄田,入京师之后怎么补偿他们?关外的六百万百姓怎么办?如何安置,安置在哪里等等。

崇祯被吴襄说的脑壳疼,只得作罢,打消了让吴襄父子的关宁军入京师的想法。

现在崇祯的全部家底就内库存银七万两,算上南阳王给的十一万两白银也不过十八万两白银。他崇祯砸锅卖铁,撑破天也就只能搜罗到四十多万两白银。

喜欢回到南明当王爷请大家收藏:(www.qysc.net)回到南明当王爷七月书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回到南明当王爷最新章节 - 回到南明当王爷全文阅读 - 回到南明当王爷txt下载 - 鱼窝的全部小说 - 回到南明当王爷 七月书城

猜你喜欢: 全职高手恰似寒光遇骄阳超级神基因同桌凶猛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轮回乐园放开那个女巫从红月开始大主宰回到过去当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