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七月书城 >> 燃烧的海洋 >> 第六十一章 动力革命

第六十一章 动力革命 2/2

按照戚凯威的部署,第四十二集团军将直接开赴昆明,在战争爆发后进驻缅甸,前期只派遣工程与后勤部队前往缅甸。

可以说,这两个集团军,就能各自支撑起一个战区。

别的不说,两个集团军都有独立防空旅,都配备了战区防空反导系统,防空掩护范围高达四百公里,反导掩护范围也在两百公里左右,足以覆盖整个战区,而其作战能力更是顶得上印度陆军的一个方面军了。

用戚凯威的话来说,这两个总兵力达到十一万的集团军就能打赢大规模地面战争。

当然,这句话肯定有水分。

别的不说,两个集团军都需要加强后勤保障力量,特别是战线后方的运输力量,也就得增派后勤保障部队。

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两个集团军作战能力的,就是后勤保障能力。

当时,陆军依然有一个至关重要的技术问题没有解决,即电力供应。

按照陆军制订的装备规划,在“未来地面战平台”大规模装备部队的时候,将采购“紧凑式电力供应系统”,即以小型聚变核反应堆为主,集发电、变电与输电能力于一体的电力供应模块。按照陆军的要求,“紧凑式电力供应系统”可以分成多个功能模块,但是每个功能模块的质量必须控制在五十吨以内,尺寸则要控制在战略运输机的货舱容纳范围之内,而且具有公路行进能力,以便伴随地面部队作战,并且能够通过运输机空运,达到最基本的战术与战略机动性要求。

可惜的是,到二零四四年底,“紧凑式电力供应系统”还在研制之中。

主要就是小型聚变核反应堆的技术难度太大,又必须集成在一个模块内,即便不包括装载底盘,质量也难以降低到五十吨以内。当时,最紧凑的设计也达到了一百二十吨,比陆军的要求高出了七十多吨,而且远远超过了战略运输机的运载能力,即便是铁路与公路机动也非常困难。

所幸的是,陆军在二零四二年就启动了备用方案。

备用方案中,其他功能模块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用一台紧凑型燃气轮机取代了小型聚变核电站,燃气轮机的功率高达四十兆瓦,电力转换效率为百分之三十八,因此能够提供十五兆瓦的电能,能够在十五分钟内为八辆作战平台的动力系统补充百分之八十的电能,或者为四辆反装甲作战平台的武器系统补充百分之百的电能。相对而言,这个后勤作业效率不算低,因为一辆24式主战坦克需要二十五分钟才能加满油箱,同时需要三名坦克手与一名后勤兵操作,而为作战平台补充电能,几乎不费人手,而一辆载重二十五吨的油罐车一次也只能为十二辆24式主战坦克灌满油箱。从人员利用效率上讲,“燃气轮机型紧凑式电力供应系统”还要高一些。

照此计算,一个坦克营需要两套这样的系统,而装甲营与步兵营只需要一套。

问题是,燃气轮机需要化石燃料。虽然燃气轮机不像内燃机,没有挑食毛病,汽油、柴油、煤油都可以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使用浓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酒精,或者是天然气与煤气,只是输出功率有所降低而已。可最关键的问题依然存在,即运送燃料本身就是一件极为艰巨的后勤保障任务。

与以往相比,最大的改变之处就是,可以把补给点设在后方。

此外,因为电动机的效率比机械驱动高得多,因此能源利用效率也要高得多,所以在同等情况下,部队对燃料的需求要稍微低一些。只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即不可能为正在前线作战的战车补充电力。

为此,陆军专门采购了一批“电力输送车”。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专门运载燃料电池的后勤保障车辆。这些车辆在充满电后,可以到前线为正在作战的坦克战车补充电能,或者交换燃料电池。此外,在前线作战的坦克战车也可以以类似的方法相互补给。

不管怎么说,动力系统大变革,给中国陆军的后勤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考验。

中国陆军能否把电动装备的优势发挥出来,还得看其战场表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燃烧的海洋请大家收藏:(www.qysc.net)燃烧的海洋七月书城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燃烧的海洋最新章节 - 燃烧的海洋全文阅读 - 燃烧的海洋txt下载 - 闪烁的全部小说 - 燃烧的海洋 七月书城

猜你喜欢: 全职高手恰似寒光遇骄阳超级神基因同桌凶猛转生眼中的火影世界轮回乐园放开那个女巫从红月开始大主宰回到过去当富翁